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苏州吴江莘塔凌氏家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吴江家族概述莘塔凌氏家族  点击数11098  更新时间:2017-8-16 10:07:11  文章录入:凌庆南  责任编辑:凌庆南

 

苏州吴江莘塔凌氏家族  

转载  

以下复制自“吴江家族概述莘塔凌氏家族”(时间:2015-11-21 )  

莘塔凌氏为集居于镇上的望族。东汉凌氏后裔凌操任职武官校尉。其子凌统, 15岁任孙吴别部司马,战功显赫,深受吴侯孙权喜爱器重,升校尉,又擢偏将军,遂为吴人。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其四十三世传后人侍制凌唐佐守应天府(宋时南京即现商丘市)死节,始家浙江安吉。凌唐佐八传至元代进士凌时中,封吴兴郡侯。凌时中子凌懋翁有子十六,第十子凌履迁吴江黎里。凌履三传至凌显,再三传至凌滨,由黎里迁南传再移居莘塔,成为莘塔凌氏始迁祖。  

凌滨迁莘塔后,凌氏族居莘塔近四百年。资雄于乡,家世读书,以先儒格言诫子治家,敦尚风义,世代鼎盛,英才辈出。明天启五年,凌义渠中进士。清前中期,又有凌煜文、凌戬谷、凌恂斋等任朝议大夫、侯选县丞。凌滨十传至凌濬、凌泗、凌淦、凌澧辈,子姓兴旺,遂成莘塔巨姓。  

凌濬、凌淦在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恩科同榜举人。凌泗在同治七年(1868)考就恩贡,十二年(1873)癸酉乡试中式副贡,候选内阁中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职(江震)两邑学务公所总理,并捐出私人学馆,给地方创办莘溪小学(今莘塔小学前身)。  

清末民初,凌氏宗族中人有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编译家凌昌焕,著名的刺绣艺术大师凌杼。凌氏精英还留意并致力于吾邑乡邦文献,搜集乡贤遗著,著撰并遗存了大量的诗文。  

民国时期,凌氏子裔或从政、或从文、或从商。著名文学团体南社、新南社社员中莘塔籍的有7名,内凌姓者5人:凌景坚、凌蕙孃、凌昌焕、凌光谦、凌颂南。有文学研究家、教授凌敬言(凌景埏)。从政的有凌其棅、凌莘子、凌元培等人。今吴江市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莘塔老街跨街楼也为凌氏所创,凌氏曾被莘塔人称为“凌半镇”。   

解放后,凌姓家族后继有人:凌渭民(在莘塔时名凌廷堡)在上海交通大学任职教授,还曾任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第一届会长、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上海外文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凌侠锋至今健在,1979年后,在北京的两所大学(北京化纤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任过党委书记。  

莘塔的凌氏家族对莘塔集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有大贡献。淸代前期,凌煜文创办莘塔油坊。乾隆二十年(1755年),里仁桥坍塌,凌敬萱捐资并督成了此桥重修,方便交通往來。晚清咸丰、同治及光绪初,先后在莘溪两岸构筑石驳岸,起造跨街楼及凌氏墙门,形成跨街楼群。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办“莘溪公学”(莘塔小学前身)。建造凌氏义庄,以贍宗族。推动莘塔由村市向集镇过渡。民国1215年,在莘塔出版过报纸《觉刊》、《大分湖》、《新莘塔》。18年,时任乡政局长的凌其棅经争取,使吴江县在区划调整中,把第六区区政府驻地设在莘塔,又助推了莘塔镇的建设发展。凌氏家族对莘塔、对分湖地域乃至对吴江全县都有过影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