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凌氏 | 新闻 | 图片 | 捐献 | 下载 | 留言 | 凌氏论坛 | 凌氏博客 | 中凌商城 | ENGLISH | 
您现在的位置: 凌氏宗亲网 >> 凌氏 >> 分布 >>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四川冕宁凌家坟——攀西“三绝碑”        【字体:
四川冕宁凌家坟——攀西“三绝碑”
作者:陈云庚    文章来源:凉山新闻网    点击数:7818    更新时间:2008-9-8

 



                碑楣内可容纳七八人避雨


  四川省冕宁县的凌家大坟巍峨庄重,美轮美奂,萃聚青石造像,聚众体书法、民俗文化于一身,亦为“三绝碑”,是民间文化的“三绝碑”。

  以墓碑为代表的攀西青石造像始于清中期,风行于清晚期,盛极于民国初期。位于冕宁县后山乡大兴村11组的凌家大坟碑是攀西青石造像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分水岭。

  凌家大坟多为条石圈砌的石室墓,封土呈扇形,墓长8米,宽7.6米,高4.05米。墓碑高4.10米,宽5.10米,为石质仿木结构牌坊式,有逐层上收的六级重檐歇山顶,计六柱五间,分内外两层,明间碑楣内可容纳七八人避雨。

  碑材均采用可任雕镂的攀西特产青石,细腻温润,坚重绵韧,虽历经九十载风刀霜剑,无丝毫风化迹象。凌家大坟碑阙雄伟恢宏,石刻磅礴精湛,书法精美绝伦,气象端重浑穆,撼人心魄,令观者驻足流连,故称其为攀西“三绝碑”。

  

  第一绝:青石人物造像

  戏文人物 凌家大坟雕有88幅图案,是攀西青石造像艺术的菁华,内容多为戏文人物和神龙瑞兽。“二十四孝”是川剧的传统题材,凌家大坟碑刻有其中的“孝感动天”、“丁兰刻木”、“安安送米”、“孟宗哭竹”、“戏彩娱亲”、“扼虎救父”等图案。

  “孝媳乳姑”留人以深刻印象:人物造型准确,形象丰腴莹润。长孙夫人安坐椅上,手扶拐杖,满脸皱纹,老态龙钟;唐夫人紧偎其姑(婆婆),右手轻抚姑背,左手托乳进哺,神态安详,衣褶流畅;家僮抱花瓶置案几上,回首顾视,会心微笑。作为背景映衬的盆景插花,壮硕丰茂,使整幅图案显得浑朴厚重。凌家大坟的“二十四孝”雕刻流露出浓厚的孝文化气息,宣扬的是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杨家将”组图在戏文人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有“八贤王锏打奸臣”、“穆桂英挂帅”、“孟良盗马”、“六郎出征”等图案,其中“夜审潘美”最为生动传神:八贤王饰阎王,居中端坐,手持卷宗,凛然不可犯;寇准饰判官,侍左侧,挥折扇,成竹在胸;孟(良)焦(赞)辈饰鬼卒,侍右侧,擎铁链,做张做势;潘仁美着纱帽袍服,被刻意矮小化,以彰其恶。

 

                               墓碑中的戏文人物细腻精美

 

                                  戏文人物之二

 

  戏文人物中除“二十四孝”和“杨家将”而外,还雕有“天仙配”、“小放牛”、“明八仙”、“渔樵耕读”、“竹林七贤”、“三娘教子”、“郭子仪上寿”等图案。所有的人物形象都莹洁秀润,细腻精美。

  据悉,上世纪50年代,我国共有戏曲368种,至2005年就仅剩267种,已失传的101种戏曲中,有60种没有音像记录。在信息载体匮乏的清末民初,凌家大坟雕造的这些戏文图案不失为研究当时攀西地区盛行的戏曲的鲜活资料。

  神龙瑞兽 凌家大坟雕刻的龙纹引人注目。碑额正中以浮雕和透雕手法造有“五龙圣牌”图案。圣牌正中为一溜工楷阴文“勅赐乐善好施”。圣牌边饰为五龙形象:两边各两条升龙,昂首奋爪,蟠旋缠绕;最尊贵的坐龙居中,口衔明珠,颔下垂须,面目威猛端严。

  五龙以紫气祥云为背景,其鳞爪须鬣,无不毫厘毕现。凌家大坟有一对工艺精湛的方形镂空卷草纹龙抱柱。龙抱柱用高160厘米,宽厚均为18厘米的方形青石柱采用浮雕与透雕工艺造成。龙抱柱表现为降龙形象,龙头在下,呈昂首状,龙尾上扬,龙身紧紧缠绕中心圆柱,四棱四面为流畅灵动的卷草纹。

  神兽雕刻 墓门的神兽怪兽雕刻也颇具特色。外围墓门兽为麒麟,内围墓门兽为青狮,这是攀西青石大碑墓门兽的布局规律,凌家大坟亦如此。麒麟造型别致新颖,在体毛中大胆饰以梅花状鳞片,可算一种创新。

  青狮采用写实与想象结合的手法雕造:狮头及周身覆以长长的体毛,狮尾卷曲如绣球;狮头高昂,一为闭嘴状,一作啸吼状。麒麟体形略小,青狮体形稍大,全都蹲伏在雕花基座上,深沉大气,雄壮威严。

  

  第二绝:内涵深刻的民俗文化

  凌家大坟是以吉祥纹饰为主。姑且试举一二:树上挂钟,树下麒麟目注之,意为“麟趾钟祥”;蝙蝠衔方眼钱,意为“蝠(福)在眼钱(前)”;瓶中插月季,意为“四季瓶(平)安”;鹦鹉为脊饰,意为“英武”;鱼游鲸波之中,龙翔禹门之上,意为“鲤鱼跳龙门”。其中一幅图案,尤称上品:一丛柔顺丰美的荷花,荷叶清圆,荷花烂漫,荷香浮动。一鸟拍翅飞临荷花,荷花枝摇叶颤,有力不能胜之娇怯;一鹭立荷下,缩首举爪,意态安闲,此图意为“一鹭(路)青(清)莲(廉)”。凌家大坟雕造有“暗八仙”和“佛八宝”,图案虽然精巧细致,排列却有些混乱,且残缺不全,令人困惑。此外,凌家大坟还雕有多幅博古纹,使其更具  古朴厚重的文化艺术底蕴。

  

  第三绝:精湛浑厚的石刻书法

  石刻书法 凌家大坟碑荟萃了当时攀西地区的众多名家名手的翰墨真迹:如清末的三位进士赵开图、李国熙、云福昌;民国初年的昭觉县知事徐怀璋时任财务部佥事的墓主人侄子凌启曙及当地享有盛名的书法家刘懋昭和张璧光。

 

                                   墓碑中的书法


  凌家大坟碑的书法石刻囊括真篆隶草行,众体皆备。其中草书意脉流贯,狂放恣肆;楷书或浑厚朴拙,或清丽端雅;隶书艺术成就极高,如绵裹铁,笔势雄放。石工技艺精良,功力深厚,所刻作品刀法流畅,刊刻峻深,细致传神,是石刻书法的珍品。

  人文丰碑 凌家大坟碑是一座文化艺术和人文精神的丰碑。墓主凌云阁为冕宁县杨秀村(今宏模乡新杨村)人氏,生于巨富之家,其父、祖皆各有良田210石(约合千余亩)。虽然凌云阁出生于名门望族,雅好诗文,却不慕荣利,志在长林丰草,其为人乐善好施,交游极广,颇有“春申门下三千客”的风雅。凌云阁卒于光绪三十四(1908)年,享年60岁,卜葬于后山驸马地(今大兴村11组)。

  民国四年(1915)凌云阁的两个儿子决定为其父营造墓碑,选材用料极为精细:碑材为西昌瑯环乡特产的上乘青石,以船只溯安宁河而上运至杨秀村。石料运抵家中后,主人延请当时最知名的石雕大师廖昆仲及其徒弟七八人来家造碑。自民国四年至民国七年的3年时间里,共有10来人不停琢刻,大碑方始告成。碑上的诗文铭多为凌云阁生前深交的名流题写为主。

  令人遗憾的是,石碑刚竣工,任总设计师的石匠师傅就不幸辞世。当时手艺人全靠口传心授,没有设计图纸,所以当雕刻好的石碑部件运去安装时,尚有10多件图案不知置放何处。这就是为什么“暗八仙”、“佛八宝”及“渔樵耕读”组图不仅拼装失序且有残缺的真正原因了!凌云阁碑的部件全用桐油石灰浆砌,经受了1952年6.7级地震的考验,至今巍然屹立。“文革”期间,此墓险些被夷为平地。1988年,劫后余生的凌家大坟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篇文章来源于 凉山新闻网_www.ls666.com 原文出处:http://www.ls666.com/html/News_Center/LS_News/fengtu/2008-9/7/089795334BDJ384A32KC6G03EDH38.html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