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凌氏 | 新闻 | 图片 | 捐献 | 下载 | 留言 | 凌氏论坛 | 凌氏博客 | 中凌商城 | ENGLISH | 
您现在的位置: 凌氏宗亲网 >> 凌氏 >> 分布 >> 安徽-上海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上海凌氏民宅:"高桥人家"的前世今生          【字体:
上海凌氏民宅:"高桥人家"的前世今生
作者:吴月霞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点击数:5588    更新时间:2009-8-5
“高桥人家陈列馆”设在浦东新区文保单位“凌氏民宅”,位于高桥古镇的西街上。这座深宅大院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它的百年沧桑。

  1918年,镇上一条消息震惊四方:年仅32岁的凌祥春要花3万大洋,在西街界浜边的黄金地段买地造房!其年纪之轻、出手之阔、气派之大,不得不让人惊叹。1886年,凌祥春出生于高桥西凌家宅。因家里穷,只读了三年小学,13岁到上海市区皮鞋店当学徒。由于他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深得老板和师傅的赏识。但是凌祥春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暗下决心,也要当老板。待他稍有积蓄,又靠借贷,自己在市区大东门开了一家“义丰”皮革店。也许是“时势造英雄”,凌祥春当老板之时,适逢清朝灭亡、民国兴起,长衫马褂不再时兴,西装革履成为时髦。凌祥春看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决心大干一番:迅速扩张、占领市场。他不仅在上海有“同昌”、“瑞泰祥”,还到杭州、重庆等地开店,他或独资、或合伙,前后开有16个皮革店。如他在重庆开了“义成兴”皮行,当时重庆皮革业才刚刚兴起,凌祥春看出这是个发财的机会,他就在重庆山里自己办起了制革厂,从上海抽调了十几名师傅,形成了自产自销一条龙。由于讲究质量、诚信经营,所以生意十分兴隆。他小小年纪,却有胆有识,在同行业中成为领军人物。

  过去事业有成之人讲究建造豪宅,以光宗耀祖,凌祥春也不例外。凌氏民宅临街傍水,占地1.8亩,共有36个房间,五开间三进深,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房屋整体高大气派。宅内集中了徽州建筑的精华,门窗、廊檐雕饰精美,还有各种砖、木、石雕,每一件都精雕细刻、内涵丰富,是一座古朴典雅的中式传统民宅。

  解放后,凌氏民宅大部分成为公房,变成“七十二家房客”。2003年高桥镇政府对该宅实施动迁,并出资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筹备开设“高桥人家陈列馆”。清末民初,高桥像凌祥春一样的有识之士,还有王松云、周瑞庭、谢秉衡、钟惠山、朱其昂、陆鸿卿、印渔村等,他们抓住上海城市快速发展的机遇,成为营造、航运、米粮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在为上海城市发展以及高桥集镇繁荣做出贡献的同时,自己也成了高桥的大户人家,给古镇留下了50多座优秀历史建筑。

  “高桥人家陈列馆”就是当年众多大户人家的缩影。它借用凌氏民宅(展出人物故事全系虚构),再现了当时高桥一个四世同堂大户人家的居住和生活情景。馆内几百件展品大多古色古香,整体布局力求身临其境。这里每个房间都经过精心的布置:不仅按照传统的风俗和要求对家具进行布局,而且用几百件小型的生活用品点缀,原汁原味地恢复了当初生活场景。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该馆所用几百件展品95%都是真正的古董。展品特点:一是中西合璧,展现了海派文化的地域特色;二是亦农亦商,即农业与商业并存,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该馆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高桥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文化,见证了高桥集镇与上海城市同步发展的史实,还折射出高桥人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与时俱进、敢闯敢拼的人文精神。到上海旅游,不妨抽暇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这张被岁月尘封的老照片,你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新民网编辑:)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