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凌氏 | 新闻 | 图片 | 捐献 | 下载 | 留言 | 凌氏论坛 | 凌氏博客 | 中凌商城 | ENGLISH |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凌氏宗亲网 >> 凌氏 >> 名人 >> 现代名人 >> 正文 | ![]() ![]() |
|
|||||
凌氏百岁老人 | |||||
作者:凌蒲溪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62 更新时间:2016-12-11 | |||||
凌氏多长寿,百岁老人不少。 一、凌宝庆_ 百岁老人忆峥嵘岁月——2015年宁波日报报道凌宝庆老人家住浙江省余姚市丈亭镇龙丰村,今年104岁,位于四明山脚下,老人除了眼睛和听力不太好之外,身体不错,记忆依然十分清晰。据了解,他也是余姚市年纪最大的党员。
“为了躲开鬼子的检查,我们晚上8点多钟挑着粮食出发,要绕行15公里山路。平时走两个小时的山路,要走一夜才能把粮食送到三五支队的战士手中。”昨天上午,104岁的老人凌宝庆说起给抗日武装送粮送子弹的事情,马上来了精神,仿佛回到了那一段峥嵘岁月。 秘密为三五支队送粮 凌宝庆老人家住余姚市丈亭镇龙丰村,位于四明山脚下,老人除了眼睛和听力不太好之外,身体不错,记忆依然十分清晰。据了解,他也是余姚市年纪最大的党员。 老人告诉记者,当时他只有20多岁,大约是1938年农历三月二七,他卧在隐蔽处几个小时,目睹日军飞机飞来。接着,有27艘小兵舰从宁波方向驶到余姚,每艘兵舰上有14个日本鬼子。 当天傍晚5点到次日凌晨5点,震耳炮声和浓烟笼罩了整个山头,老百姓纷纷逃难到四明山里。但是,不甘屈服的余姚人民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三五支队的带领下,与日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三五支队负责我们村子秘密联络员叫李家龙,比我小7岁。当时是1941年夏天,鬼子对山里的三五支队进行封锁,好多物资运送不进去,战士们的供应越来越紧张。李家龙通过各村抗日积极分子,发动各村村民,给三五支队送一次粮食。粮食让各家自筹,不限多少,但是要听从指挥,避开日寇的封锁,把粮食安全地送到三五支队。”凌宝庆回忆道,当时包括周围的村子,共有40多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报名参加送粮行动。因为那一年粮食大丰收,凌宝庆决定从家里拿出来70斤大米,送到三五支队的手中。 当年7月11日,凌宝庆接到了李家龙的通知,当天晚上8点到村口集合送粮。 走了整整一夜的山路 晚上8时,凌宝庆和另外39名送粮的壮劳力挑着担子来到村口集合。三五支队派来接应的两名战士告诉他们,说附近的蜀山渡有日本人的检查站,要想绕开这个检查站,要多走15公里山路。送粮队出发了,因为怕惊动鬼子,领队的战士不敢打灯笼,大家只能摸黑走。好在大家常走山路,并没有多少障碍。当时大家走得很急,凌宝庆说,只听到急促的脚步声和山里的风声,不一会儿大家就累得满头大汗。肩膀酸痛了,就换一下肩膀,没有一个人说歇一歇的。15公里的山路,不到两个小时就走完了。 然后,他们到了姜渡村,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老人说,当时皓月当空,领队的战士说,基本上安全了,让大家歇口气再走。他们歇了半个多小时,又开始上路了,这一口气又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了李家塔村,领队的战士让大家吃些随身带的干粮,继续赶路。 凌晨3时左右,他们来到了李家塔村。又走了近一个小时,穿过黄箭山村。最后,进入到了陆埠界内,在一个叫做石门的村子里,终于到了三五支队的驻扎地,天已经完全亮了。 “我们把粮食交给部队后,已经是早上六点多了,算了算,整整走了10个多小时。部队首长本来说要管我们吃早饭,但是因为有紧急任务要转移,我们说带的干粮还有,就回去了。”老人说。回来就相当顺利了,他们两个多小时就回到了村子里,路过蜀山渡时,检查的日军感到很奇怪,问他们去干什么了,他们说去山里干农活了,日本兵半信半疑地放行了,回来后,他蒙头就睡,一直睡到下午四点才醒。说起这些,老人发出爽朗的笑声。 老人说,在日寇投降前夕,他还给三五支队送过两箱弹药,这些弹药是兄弟部队拨给三五支队的,他一个人也走了一夜山路把弹药送了过去。到时已经半夜了,和一个战士挤着还睡了一夜,醒来时发现被蚊子咬了一身疙瘩。 凌宝庆老人现在五世同堂,孙子也50多岁了,他说,虽然现在生活很幸福,但是永远也忘不了那段岁月。 二、 凌绥百 凌绥百,男,出生于1915年,现年101岁,现居四川遂宁县城区上河街。曾任蓬溪县农工民主党副主委,从医70余年,离休前就职于蓬溪县中医院,历任门诊部主任、主任医师。曾荣获全市“老有所为精英奖”。 百岁中医还可为人诊病 三、凌秀英老人 70年祭扫新四军烈士墓 2014年金山网报道,江苏镇江也有103岁的凌秀英老人,看来凌氏真有长寿的传统。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前隍村的百岁老人凌秀英69年来坚持在每年的清明、冬至、除夕时祭扫新四军烈士墓。
丹徒区宝堰镇前隍村的百岁老人凌秀英69年来坚持在每年的清明、冬至、除夕时祭扫新四军烈士墓。 昨天冬至,老人在儿女的陪伴下,带着亲手制作的祭品前去扫墓,祭奠烈士。石小刚 谢道韫 摄影报道 志愿者们来到了宝堰镇前隍村凌秀英老人的家中,老人是丹徒区年纪最长的女性,今年已经103岁了,凌秀英老人身形佝偻、步履蹒跚却目光炯炯、精神很好,白发也极少。爱心人士为老人洗脚、修脚、理发过后,老人请大家品尝自己亲自栽种的西红柿、黄瓜以表示感谢。 四、凌旭明老人 湖南长沙:看望百岁老人 关爱困难群众 秋意渐浓,天气微凉。跳马镇斑竹塘群工站、社区党委书记杨正国及社工们来到辖区“百岁老人”凌旭明家中看望,为老人送上食用油、大米等慰问品。凌旭明今年已经102岁了,但依旧精神矍铄,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们来看他,他非常高兴。作为一名百岁老人,凌旭明坚持每天早晨散散步,做一些健康操。虽然拄着拐棍,但他仍然每天坚持着。他说,“跳马的空气很好,环境也十分的清幽,虽然我腿脚不是很利索,但我就是闲不住,喜欢看看外边的世界。”
大家愉快地陪着老人拉家常,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凌旭明感谢着说道,“党委政府关心着我这个老人,我十分感动。我一定要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哪怕捡捡屋前屋后的垃圾。这样也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对祖国壮丽江山的爱护。”杨正国很欣赏老人的心态,他关切地向老人说道:“近日气温逐渐转凉,您一定要注意保暖,保持身体健康,如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向社区反映,我们会第一时间赶来。”老人的儿媳也说到:“感谢政府送来的温暖,他们将倍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一如既往地孝顺老人。”(跳马镇 彭露 黄朔闻 )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
![]() |
Copyright© 2005-2022凌氏宗亲网-全球凌氏精神家园—蜀ICP备11014397号-1,QQ:2777124062 邮箱lingmiao#163.net(#换为@),微信订阅号:凌氏宗亲联谊,凌氏宗亲网,微信群:凌氏宗亲网,程序:凌海波 美工:凌北党, 顾问:凌焕新、凌鼎年、凌德祥、凌瑞明,副站长:凌庆南,凌斐锦,凌蒲溪,凌斌涛,凌前福, 凌家发, 站长:凌淼 |